找到相关内容1008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无始无明一破,见了佛性,我们一念无明、六根通通要变为佛性,如经云:五阴(色受想行识),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十二处(加色声香味触法),十八(加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月溪禅师

    月溪禅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481310946.html
  • 如本法师答:大圣佛陀为弟子广“空”的道理,其意义何在?

    大般若经云:“佛、菩萨、十八佛不共法、三十七道品、六道、十八、六度、十二因缘(梵语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四圣谛(巴利语ariya-sacca)、生死...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2415512203.html
  • 修道要返本还原(宣化上人开示)

      这个身,不是由五蕴所积聚成的,也不是从十二处或十八来的。佛既没有一个形相,众生为什么能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随顺众生的分别心而示现。因为众生有分别好或不好的心,佛为了要使众生发菩提心,而示现种种不同的身,增加其欢喜心,增加其信仰心。这是善巧方便的法门。   男人想找个美丽的女人做太太,女人想找个英俊的男人做丈夫,这是证明人人欢喜美的,不欢喜丑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人都...

    宣化上人

    戒淫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8/08471713462.html
  • 《杂阿含经》(Samyuktagama-sutra)导读

    指示止观道理,为修禅者所专习;②论述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首先详释五蕴、六处、缘起、十二顺缘等学说,以阐明无常、苦、空、空、无我之思想。此外阐述了四谛、四食、八正道、四念处、七觉分、四禅、十八、因果...

    魏道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3747207.html
  • 夹山无碍禅师降魔表

    臣闻。三乘路广。法界无涯。智海晏清。十方安泰。时有魔军兢起。侵挠心田。六贼既强。心王惊动。朝生百怪。暮起千邪。撼惑真如。困劳法体。菩提道路。隔绝不通。破坏涅盘。伤残三宝。无为珠玉。悉被偷将。大藏法财。皆遭劫夺。尘劳翳日。欲火亘天。飘荡法城。焚烧圣境。臣乃见如斯暴乱。恐佛法以难存。遂与六波罗蜜商量。同为剪灭。遣性空为密使。听探魔军。见今屯在五蕴山中。有八万四千余众。既知体势。计在剎那。遂点十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00857875.html
  • 部派时代的假实观

    产生了很多问题,因现在有中所有的一切法,归纳起来,不外五蕴、十二处、十八的三科法门,这是佛教术语中,最一般而又最多用的,亦是很多经论中,所常说到的法门,稍为学过几天佛法的,无不知有这三科法门。常识的...有违世俗胜义的谛理!还有色蕴既是实有的,由四大四做组织成的五色根及五尘境,当然亦是实有的。所以有部学者,不论怎样,总要想出方法,维持他的十二处实有说。   最后,一论十八的实有。十八,就是六根、...

    演培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0265946.html
  • 帕奥禅师答:修完止禅与观禅的修行者应该再修习其他法门或重复练习止禅与观禅?

    问:请问禅师,修完止禅与观禅的修行者应该再修习其他法门或重复练习止禅与观禅?若是重复,他应该先从那个阶段复习?或可以随心所欲,想复习那个阶段都可以?或有一定的原则?请禅师慈悲开示。 帕奥禅师答:根据佛陀的教导,只有在证得阿罗汉果之时,观禅才算修完;在你成为阿罗汉之前都必须继续修行止禅与观禅。《相应部.七处善经》中说:每一位阿罗汉都经常将心安住于三种修行法当中的一种,即依照十八、十二处或缘起而...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止禅观禅

    http://www.fjdh.cn/fjask/2009/08/09063989099.html
  • 《心经》与禅

    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浓缩为五千字的《金刚经》,再将五千字的《金刚经》浓缩,即是260字的《心经》。它包括了五蕴、十二因缘、十八、四圣谛等佛法基础理论,破我、法二执,直指般若妙智,点出空、有关系,无所有...,势如劈竹,痛快淋漓。  4。关于六根、六尘和十八  看上面简易的示意图便可明白,六根是凡夫的色身上器官与功能,六尘是与六根相对的客观世界。有人要问,你说的六根,眼睛呀、鼻子呀,明明长在我身上,经中...

    王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05260877.html
  • 广超法师:体悟空的程序

    的身心作用,即是《心经》里所讲的五蕴、十二处、十八、十二因缘、四圣谛等法,以达到了解空的目的。在这之外以求对空的了解,绝对是错误的。   《心经》的第一句话是教导我们修到“五蕴皆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观察五蕴、十二处、十八、十二因缘、四圣谛,从中才了解到什么是智慧、证果,也就是先了解为什么无眼、耳、鼻、舌、身、意?进一步了解为什么无色、法?最后了解为什么无四...

    广超法师

    广超法师|体悟|佛法|佛缘众生

    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3/131636325569.html
  • 佛陀本怀与人间佛教

    思想与佛陀本怀   原始佛教的主要理论都是围绕无我思想来展开的,“无我”思想与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论都有关联。分析其与五蕴、十二处、十八、十二因缘、四圣谛、八正道等原始佛教主要学说的关系,可以揭示出无我思想在原始佛教理论中的地位,并可由此理解佛陀创立佛教的本怀。   (一)、五蕴、十二处、十八的思想与无我思想   为了去我执、我见,达到对人生现象和宇宙万物的正确观察,...

    金小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3952195.html